一审宣判结果与量刑走向 象棋录音门判决细节
据黑子网用户汇总公开信息,浙江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于9月24日对象棋“录音门”案作出一审宣判,王天一、赵鑫鑫、洪智、徐超、谢靖、王跃飞等6名特级大师均被判刑。其中,未认罪认罚的洪智被判有期徒刑二年七个月,其余五人量刑与检方建议基本一致,案件性质被界定为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受贿。

当庭认罪认罚与检方量刑建议 认罪态度影响刑期
公开庭审信息显示,5月9日一审开庭时,原先未“认罪认罚”的王天一、赵鑫鑫,最终均在庭上确认对指控事实与量刑意见无异议,属“认罪认罚”。检方此前建议对王天一两罪并罚处二年九个月,对赵鑫鑫两罪并罚处四年九个月并指控王天一涉“买棋”22笔、行贿金额合计94.2万元,另涉受贿2笔共11.6万元。洪智虽未认罪认罚,但被认定具有自首情节。
行业整肃节点与协会处罚 通报范围与治理思路
在司法程序推进前后,行业治理同步加码。2024年9月,中国象棋协会通报认定王天一、王跃飞长期“买棋卖棋、操纵比赛”,对二人作出终身禁赛并撤销包括特级大师在内的技术等级称号等顶格处罚2025年1月,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又通报对赵鑫鑫等41人作出处罚,其中3人被追加终身禁赛,累计被严处的违规人员达到43人。上述通报将“买卖棋”“操纵等级分”等行为列为重点整治对象。
事件起点与证据链条 录音传播引发系统性调查
“录音门”的导火索可追溯至2023年4月,围绕王跃飞与郝继超的多段通话录音在网络曝光,内容涉及买棋卖棋、软件作弊、操纵等级分等随后的舆论与举报推动协会与有关方面立案调查。2023年8月,王天一宣布因健康原因退出杭州亚运会2024年6月,有媒体披露多名棋手已接受警方调查。此后进入刑事程序并在杭州上城法院一审开庭,最终在2025年9月24日落槌。
影响评估与规则重建 对象棋公信力与职业化的启示
本案是我国象棋领域罕见的行贿、受贿类刑事案件,标志着“行业潜规则”被纳入刑法秩序审视。认罪认罚制度在本案中的适用,直接影响量刑走向而协会层面的终身禁赛与资格撤销,为行业治理设定了高压线。未来,赛事组织方需在选拔体系、奖金分配、反作弊技术、裁判监督等方面补齐制度短板,建立更透明的积分与升降通道,以消弭“买卖棋局”的诱因,恢复赛事公信力与公众信任。对职业棋手而言,职业化红利须以守法合规为边界,否则“高水平高风险高代价”的负反馈将成为新的常态。
精彩用户评论 - 歪歪漫画
看完判决书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与受贿的认定路径,才意识到体育竞赛并非真空地带。职业化越深入,规则越要扎实,否则再强的棋手也会被诱惑拖下水。希望上诉期内各方理性面对。
与其纠结谁的刑期更长,我更关心协会后续如何修补等级分与晋升机制。如果积分依旧易被操控,新的灰色交易很难杜绝,这次判决的震慑就会被时间冲淡。 希望用更透明的制度与公开信息回应质疑,避免类似乱象重演。
5月庭审披露的“22笔买棋”与金额明细触目惊心,说明问题并非个案。若赛事组织、队伍管理、经纪与赞助都没有透明的监督链条,棋手个人再自律也难以独善其身。 希望用更透明的制度与公开信息回应质疑,避免类似乱
有人说“打击太重会伤害项目”,但没有信任的比赛更伤害项目。刑法与行业处罚双轨并行,是清淤的阵痛。真正需要担心的,是整顿之后是否能给年轻棋手公平舞台。 希望用更透明的制度与公开信息回应质疑,避免类似乱象
从录音曝光到终身禁赛,再到一审宣判,时间线完整展现了监管从行业自律走向司法硬约束的路径。
洪智未认罪认罚却认定自首,量刑二年七个月,说明法庭兼顾了情节与态度。对其他被告“与检方建议大致一致”的处理,也体现了认罪认罚制度的现实作用。
如果只是靠严打维持“表面干净”,风气很快反弹。建议明示赛事反作弊技术标准,公开裁判遴选与赛后复盘报告,建立可申诉与举报保护机制,形成可依赖的制度闭环。
本案之所以引发广泛讨论,是因为象棋承载着文化情感。越是传统项目,越需要现代治理。赞同重建奖金分配与积分体系,堵住“买卖棋局”的经济与名利动机。
回看庭审细节,当庭确认量刑建议的瞬间,既有法治的力量,也有职业道德沦陷的叹息。愿所有热爱象棋的孩子明白:成就与荣耀必须在公平棋盘上获取。
对于“邀请赛是否构成职务行为”的法律争议,或许还有讨论空间,但不影响整体事实链条。
终身禁赛只是行业维度的“止血”。如何帮助被波及的基层教练、青少年队伍走出信任低谷,同样重要。
很多粉丝把偶像等同于项目本身,这是危险的。个人难免有失,制度必须能承受。理智的支持应是敦促偶像守规矩,而不是在证据面前继续自我安慰。
这几年饭圈化的讨论方式渗入体育,导致理性空间被情绪挤压。在黑子里看见不少争吵,其实大家都关心项目本身。
检方对金额、笔数、经手人路径的披露,让“潜规则”第一次有了司法层面的证据坐标。与其争辩阴谋,不如推动赛事流转信息可追踪,做到每一步都留痕。
认罪认罚并不意味着轻轻放下,而是在法律框架内争取从宽处理。
别把问题仅仅归咎于个人“道德失败”。若联赛停摆、收入结构单一、名次绑定资源的现实不改变,诱因还在。
赛事组织者需要向社会交代“如何防再发”。比如赛时随机对阵与抽查、交易资金异常监测、裁判轮换与影像跟审,这些都是可以立刻落地的具体举措。
当年那些高分纪录与连胜神话,现在需要用更严格的数据审计来重建公信力。历史不会被抹去,但可以通过独立复盘来矫正叙事,让真正的对局价值被看见。
看惯了“造神”叙事,这次更愿意看到“重建”叙事。让更多年轻棋手通过公开透明的选拔通道被看见,让赞助商把钱花在规则上,而不是花在结果上。